A small step to encourage more Singaporeans to actively do their part in recycling.
一项小措施,希望能鼓励更多新加坡人踊跃的参加环保。
新公寓增设垃圾槽 专收可再循环垃圾 - 林佩碧
刚落成的共管公寓项目Parc Emily有一个特别的设施,这个设施不能让公寓的外部更美观,而是加强公寓的内在美,它是一个建在公寓地下的垃圾清理系统。
这是本地第一个引进瑞典“双槽气动垃圾清理系统”(Twin Chute Pneumatic Waste Disposal System)的共管公寓项目,这个位于苏菲雅山一带的共管公寓项目有295个单位,每层都设有两个公共垃圾槽,分别收集一般垃圾和可再循环垃圾。住户可以把可再循环的废物如杂志、塑料瓶、塑料袋、报纸、书籍等投入可再循环垃圾槽,其他垃圾则投入普通垃圾槽。
这个共管公寓的垃圾清理系统会以真空收集方式,分别将可循环和一般垃圾垃圾“吸入”建在共管公寓地下的储藏处,收集在5立方米和10立方米的垃圾收集箱,再输送到垃圾收集中心。
像Parc Emily这样提供再循环设施的共管公寓,在本地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许多共管公寓甚至不区分可循环垃圾和一般垃圾。
私人共管公寓只四成提供再循环设施
我们的组屋区,每五座组屋就有一个再循环物品收集站,居民平均只需要步行不少150米,就可以找到1600个收集站的其中一个。可是,对于住在私人公寓的人来说,再循环就不是那么直接和方便的事了。
根据国家环境局提供的资料,本地只有约四成的私人共管公寓项目提供再循环设施,私人共管公寓管理委员会或者管理公司过去对再循环计划反应相当冷淡。私人共管公寓不积极提供再循环设施,据知有两大原因。
第一、住户丢弃的报纸和其他再循环物品,向来是公寓清洁工人辅助收入的来源之一,因此管委会不太愿意干预,以免影响清洁工人的生计。
第二、要取得所有住户同意,在住宅区内设立再循环物品收集站也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迈向一个更环保的社会,环境局正计划规定私人共管公寓项目提供再循环设施,这项规定预计明年落实。过后,私人共管公寓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公司都不能再回避这个问题。
一些环保意识比较强的共管公寓管理委员会,早已经开始再循环工作。位于裕廊的柏奥花园(Parc Oasis)四年前已与其垃圾收集商合作,在共管公寓内设回收箱,处理再循环问题。
柏奥花园拥有950个住户单位,每天丢弃的垃圾量之大可想而知,管委会成员刘南基受访时指出,他们主要是通过分发传单,以及举行家庭日活动,告知居民在他们的住屋楼下设有回收箱,提高他们对再循环的认识和意识。
他估计目前有大约六成住户参与,当中较积极的多数是来自日本和德国的住户,而本地家庭起初比较冷淡,近年来对再循环的意识也逐渐提高。
刘南基说:“一些住户现在还分不清什么是可再循环,什么是不可再循环物品,因此我们的工人往往得花点时间将垃圾分类,不过这种情况将随着人们意识提高而获得改善。”
在共管公寓设计时就注意再循环问题的项目就更能落实再循环计划,Parc Emily就是这样一个项目。城市发展工程署副主管陈文永在谈到他们采用的双槽气动垃圾清理系统时说:“这个收集系统不仅节省人力,也更卫生,垃圾从头到尾都是密封集装,避免了传统收集垃圾的恶臭、污水溢漏和噪音问题。”为了让住户进一步了解这个系统,同时传达环保信息,城市发展特别为住户主办讲座,并派发“绿色生活”礼包,鼓励他们在生活中通过不同方式环保。
环境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参与全国再循环计划的家庭从2002年的45%增至54%。当局的目标是在四年内把这个比例提高至60%。随着私人共管公寓必需提供再循环设施,要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是指日可待。
联合早报 - 2008年6月13日
一项小措施,希望能鼓励更多新加坡人踊跃的参加环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