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7 January 2011

新加坡新芽计划 Singapore Seeds of Hope






新芽计划扩展至全岛中小学 师生感恩捐出竹筒

“这两年来,新芽助学金确实帮了我家里不少,妈妈可以把省下的钱拿来偿还账单。”印裔中学生娜塔珊感恩地说。

今年第三度接受新芽助学金的巫裔同学努伊亚表示,父母收入不高,要支付包括她在内三个孩子的教育和生活费十分吃力。慈济每月四十多新元的补助,对家境并不宽裕的他们来说帮助不小。

自2009年,慈济新加坡分会有感于本地中低收入阶层人士饱受金融海啸的影响,遂开始推动新芽助学金计划,补助清寒学子的餐食与交通费,以减轻家庭负担。虽然媒体一再报导新加坡经济复苏,然而2008年金融海啸的余波未散,部分低收入户的经济状况并未回复至先前水平,随着通膨和生活费上调,生活仍是捉襟见肘。

因此,2011年度新芽助学金计扩展至全岛49所中学、17所小学及六所福利中心,补助的学生人数比起去年增加一倍至2294人。

◎ 延伸关怀全岛

舞台下,牛车水人民剧场可容纳千人的观众席中有无数陌生的脸孔;舞台上,二十位慈济委员神态恭敬。或许不曾见过如此场面,活泼的小学生依序列队上台,紧张得拉着裤子。双方鞠躬,互相感恩,学生们回到座位,看看刚接过的结缘品,有一本餐券、一张大众书局礼券和一个精美的吊饰,脸上绽开笑颜。

来自17所小学,近六百名小学生是这次新增的补助对象,其中就包括鲁海妲女士就读醒南小学的两个孩子。

“我们身为父母可以饿肚子,但不能折腾孩子们啊……”鲁海妲女士在受访时忍不住流泪。她与丈夫育有五名儿女,大女儿才12岁,最小的女儿也才刚满四个月。鲁海妲女士在家照顾孩子,靠任职驾驶员的先生养家,收入微薄又不稳定,只能勉强应付生活所需,连房租也缴不起,一家七口只能暂住在先生父母所租来的组屋里。

虽然学费有教育津贴,但几个孩子在学校却常常没钱买午餐而饿肚子,难以专心学习。只是孩子们都非常懂事,知道父母的难处,从不主动向父母要零用钱,只有默默忍耐。当老师发现了他们的难处后,就立即帮忙申请新芽助学金。

“接到你们志工的电话时,我很感动。没想到真的会有人来帮忙。”鲁海妲女士说以前他们曾经申请一些援助,但没有通过,所以对新芽助学金并不抱希望。当接到发放典礼的邀请时,她高兴地带着五名儿女前来与会。

鲁海妲女士说,现在两个儿子有慈济帮助,终于可以安心读书了,她真的十分感恩。小时候她也受家境所限,没能读多少书,现在孩子们则幸运地得到援助,她希望孩子们可以好好学习,将来也可以帮助别人。

二儿子莫哈默很高兴地说,他以后不用再跟朋友借钱才能吃饭了。发放典礼也让他受到启发,从播出的影带中看到有很多人在帮助别人,社会还是有温暖与光明的。

◎ 深入社会暗角

无论国家经济趋势如何,社会仍有暗角。新芽助学金计划让志工走入社区,更贴近社会低下阶层,进而发现部分家庭需要比新芽助学金更多的援助来渡过难关。

阿杜拉昔先生一家,因新芽与慈济结缘,进而接受生活补助。拉昔先生当初为了还清债务而将房子卖掉,一家五口曾寄住在亲戚家。他收入微薄加上太太患有肥胖症及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而无法工作。一家人入不敷出,三餐无法温饱,也无法负担孩子们求学的费用。

在参与了此次的新芽发放典礼后,拉昔先生及太太都表示被慈济不分种族,不分国籍的大爱精神而感动,看到慈济对照顾户的关怀更胜于自己的家人,觉得慈济人送到家里的不仅仅是金钱,也是一份爱与温暖,太太不禁潸然泪下。拉昔先生更期许自己能更努力工作,给家人温饱及安定的生活。

“这些贫穷的学生若回到家里根本得不到足够的温饱,而慈济能够补助学生,真的减轻了家庭负担。”受邀致词的莫罕马迪亚青少年福利中心(Muhammadiyah Welfare Home)代表尼萨小姐这么表示。该福利中心收容了大约七十位还在就学的青少年,有七成来自贫穷的家庭,也有家暴者受害者,需要社会的关怀与支持。这次共有六所福利中心首次参与了新芽助学金计划。

发放典礼的温馨气氛,让尼萨小姐感受到不分宗教的大爱,以及励志的鼓舞。原本就注重教育的福利中心,希望孩子们能因为慈济及时的援助而安心接受教育,将来成为回馈社会的一份子。

◎ 济贫教富的回馈

典礼尾声,部分同学再次受邀上台,慎重地把手中的竹筒捐出去。“因为你们帮了我们这么多,我想我也可以去帮助别的人。”去年领取竹筒回家的努伊亚同学分享,在感恩慈济之余,她也受到这份爱心的感染,如今一家人都会常常把善心投进竹筒。

有一次,Adeline同学的朋友与她分享捐款行善的经验时,她面露疑惑,朋友鼓励她:“当我们还有能力捐款时就要行动,因为这个世界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从那一天起,她回家就随手把零钱投入竹筒。经过两年的累积,她带着两个竹筒来出席新芽发放典礼。

受访的同学均表示,虽然家里经济积极拮据,但抱着“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回馈心情,每日投入几个零钱,希望能让更多人受惠。

从新芽计划一开始就与慈济频频接触的康培中学学生事务部Frieda Leong 主任表示,虽然一开始互不相识,因为同样以诚以爱对待学生,所以与慈济人的互动越来越好,对慈济也是越来越了解。

看到慈济人发放餐券时关怀学生:“你们有没有吃饭?”“功课追得上吗?”还叮嘱同学努力读书,她说,除了老师和父母以外,很少人会如此关怀同学。因为看到慈济人的用心,她也想要付出一份绵力,开始把竹筒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让小孩与先生也能够随手做功德。这天,她与女儿就一起上台把存了半年以上的竹筒捐出,希望更多孩子能够安心就学,不必再挨饿。

◎ 新学年的献礼

2010年12月31日以及2011年1月1日,新加坡分会三场的新芽助学金发放典礼,参与的校方代表、家长及学生共计超过三千人。与会的中小学生分别可以获得新币50及30元的书局礼券。

活动协调叶淑婷师姊表示,在新学年开始之际,同学可凭着书局礼券购买需要的文具及参考书本,父母就不必为这些额外开销而伤脑筋。而今年开始,新加坡分会将与Transitlink合作,改为每月发放交通礼券,同学可凭着礼券自行为车资卡添值。

分会执行长刘济雨师兄在致词时提及,新芽助学金计划缘起于弥补社会福利之不足。这一次志工走访全岛近三千个学生的家庭,预估每月支出超过12万新元。若不是社会民众的热心捐助、学校的大力配合,以及志工无私的付出,新芽助学金计划难以一次又一次的进阶推行,让更多学子受惠。

从地铁站开始,志工们就开始温馨接力,在雨中撑伞,引导家长与学生抵达会场。虽然发放典礼只有短短两个小时,但对于志工而言,这份始于家访的关怀,在未来仍会延续,让受惠家庭带着慈济人的祝福,慢慢自强自立,安然渡过一时的经济困境。





深入寻常百姓家 新芽家访使命必达


“喂,是黄同学的家吗?我们是慈济志工,请问您几时有空,方便我们上门拜访?”
“喂,师姐您好,请问您后天晚上有空做新芽家访吗?”

无数通电话和简讯,连接起慈济志工与素未谋面的新芽学子及家庭。从2010年10月开始,慈济新加坡分会的新芽访视员就非常忙碌,几乎每个周末,甚至工作日,志工们三或四人一组,穿梭在全岛的组屋区,拿着学校提供的名单逐一敲门,实地了解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2011年第三届新芽助学金计划将扩展至全岛中小学。除了现有的学校,各区新芽干事也通过校方联络网,走访新学校。第一梯次校访的结果,共有49所中学及17所小学愿意与慈济合作。慈济接获2440份申请书,其中1694份来自中学,746份来自小学。

◎ 用心用爱 持续改善

两千多份申请书,依照学生地址来分区和规划,各区志工全体总动员。如果学生住址与学校不同区,志工则需跨区支援家访,发挥慈济一家亲的默契,然后将学生资料归回其学校所在地区。此外,学生的家庭用语也是安排志工的考量之一,如马来语或英语的配对,确保双方沟通无碍。

家访需配合学生家庭作息与父母工作时间,有些家庭较难联系得上,志工连续上门两三次也时会发生。志工在家业事业之外,用心抽出时间,挨家挨户做家访。因为大部分志工都是上班族,下班后换一套志工服,有时候啃了面包就赶往家访地点会合。

连续两个月,分会动员了1750人次的志工,探访了2440户。为了尽量使资料正确无疏漏。东区和气新芽干事吴育瑾师姊,今年特别设计了一份新芽申请表,由校方交给学生先行填妥基本资料与家庭经济状况。志工在家访时除了进行资料核对,也能准确地记录下重要讯息,提高了家访的效率。家庭中如有其它孩子有需要,却没有收到申请书,志工也会有所准备,当场就协助申请,补进学校名单里。

如此一来,志工有更充裕的时间与受惠家庭互动,更确切地关怀到受惠家庭的深层需求,让许多家长倍感温馨,放下心防话起家常。志工为家长孩子打气之余,亦拿出慈济的简报档案,让他们也有机会了解慈济世界的美善足迹。

点点滴滴的用心,都是慈济志工们吸取了两届的经验再加以改善的。从腼腆上门、不知从何谈起,到现在所有资料准备就绪,按部就班地慰问受惠家庭,育瑾师姊认为,志工的敏锐度提高不少,懂得分析新芽家庭的经济状况,如有需要就主动协助案家向慈济提报个案。

处理文件、动员与排班等工作繁琐耗时,育瑾师姊家有四个从几个月到11岁孩子,在这期间为了新芽家访,生活像蜡烛两头烧。然而她说:“我很感恩所有志工的踊跃参与与配合精神,看见逐渐成长的志工以及他们的补位精神,真的很感动。无论多累,大家都很欢喜。”

◎ 悲智双运 使命必达

“承担新芽干事以后,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去承担、去策划。我相信我可以突破障碍。以前我没有信心与照顾户沟通,英文能力不佳,让我信心受挫,但现在敢敢去讲了。”

北区和气新芽干事林慧贞师姊是家庭主妇,手机简讯不会传,用电脑更是天方夜谭。加入慈济后,为了做访视和新芽,她学会用电脑、传简讯,现在连电话也用得比交友广阔的孩子来得频繁。

慧贞师姊自谦自己英语不是很流利,因此家访时就带动年轻人和新人,遇到讲英语的家庭,就让他们发挥。慧贞师姊感恩让她“有机会成就新进志工。”

家访,是受惠家庭认识慈济的第一步,志工们都非常珍惜如此宝贵的因缘。在联络过程中并非事事顺利,但为了不让学生失去受惠的机会,志工们想尽办法,一定要使命必达。

南区新芽干事的叶淑婷师姊分享,他们遇过一个孩子,因双亲都在监狱,学校提供的联络地址和电话都无法联系,多次奔走却一直无法见到孩子。

但她并不气馁,不停四处询问,最后辗转从老师处知道,由于孩子没有父母照顾,平常轮流住在不同亲戚朋友家里。最后终于与孩子见了面。看到孩子小小年纪,居无定所,孤零一个人的处境,“真的也让人很心疼。”淑婷师姊不舍地说。

“这是助学金发放人数最多的一次,也因为自己有参与,才了解家访的程序是那么的繁琐。假设一天要出动十组人员,那么就要先邀约访视志工,再搭配成三四人一组,又要安排交通、路线,之后还要联络家访个案。新芽干事的工作不容易,在繁琐中考验耐心。”东区的新芽访视员李明慧师姊说。

淑婷师姐补充:“此次单是南区家访就有五百多户,其他北及东区数量更多。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出勤,最高纪录是一天拜访了119户家庭,出动八辆车、39位志工。”

预计2011年度新芽受惠学生比今年多出一倍。每月到学校的跟进事项,如餐券、车资券发放,还有与学校摊贩结账等,事务繁琐,需要颇多人力支持。

因此,分会在今年四月及七月举办了两场新芽志工培训,接引更多新进志工加入这一方大良福田。南区的刘美每师姊,一心想要赶快投入新芽家访,而报名参与了培训。

从事服务业的美每师姐,周末都得上班。新芽家访开动以后,为了能够在周末做家访,她向公司要求周休不获批准,甘愿申请年假来做家访,将周休日变成周‘修’日。“看见他们(学生与家庭)的困境,就很想帮他们早日走出来。因为有时候影响一个家庭的,只是一个观念的转变而已。”

亲身家访,走入寻常百姓家见苦知福,也让有心付出的会员大德,在较资深的志工的带动下,将人间温情带给贫寒家庭,让大爱精神遍洒狮城。


2011年新芽助学金家访 志工送暖全岛走透透

「我做清洁工,一个月大概赚一千元,七个人要吃饭。」年近60岁的梁先生苦笑着说。他一家人挤在一房式组屋。五个从小五到ITE(工艺学院),正在求学阶段的孩子,正是用钱最多的时候,尤其是老么因天生心脏有孔、哮喘,昂贵的医疗费用让他经常入不敷出。

「当口袋不听话时,就要跟邻居借钱。」梁先生坦诚:「我不能生病,小孩看医生,我不能看,如果人不舒服就用青草油擦擦。没做工就没收入,家里的锅子都要吊起来了。你们可以帮我三个孩子的车资和午餐,一百多块呢!我的负担减轻很多啦!」

◎ 助学金计划扩展至全国

2008年,金融海啸袭席捲全球经济,新加坡无法倖免,失业率从2008初的1.7%倍增至2009第三季度的3.4%。国人随时都得面对失业、停职、薪金下调的生活压力,低收入家庭更捉衿见肘,孩子的教育也遭受波及。

当政府拨款6100万新元为学生提供学费、课本与制服等的援助时,慈济新加坡分会亦主动走入校园瞭解状况,发现有部分学生没钱用午餐或缴交通费。分会遂于2009下半年启动了「新芽助学金计划」,补助中学生的午餐费与交通费,给予学生以及家长最及时的援助。

事隔两年,全球经济回暖。儘管经济学家预计2010年新加坡将取得15%的经济增长,失业降至2.2%水准,仍有部分国人依然活在金融风暴的阴影下,过着节衣缩食、食不果腹的日子。尤其是教育程度不高的蓝领阶级,因无法和相对年轻且便宜的外地蓝领劳工竞争,处境更为脆弱。弱势族群仍需要个别慈善团体的补助来度过难关。

慈济的新芽助学金计划直接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于是从2011年起,助学金计划范围扩大到全国49所中学及17所小学,受惠学生较之去年的1698人,共增加了一倍,预估明年上半年有近2300位学生受惠,到下半年则有3700位学生。分会预计,上半年每月将动用超过12万新元来补助学生的车资及餐费固本。

今年10月,慈济志工奔走全岛各个社区,展开2011年度的新芽家访工作。短短两月内动员了1750人次志工,敲开组屋门内许多不为人知的家庭困境,以行动将温情送到新芽学子家中。家访除了确认学生的申请资格,更进一步瞭解其家庭状况,若需要其他援助,志工会将个桉提报到分会,经评估后给予确实的援助。

◎ 生活水准不复从前

原本从事建筑业的亚督卡利,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五个孩子从一岁到14岁,还有两位高龄父母,一家九口住在四房式组屋。

亚督卡利在金融风暴中失业,经济开始入不敷出,房贷拖欠了八个月,建屋局发函声言要收回组屋。后来亚督卡利找到电錶检察员的工作,薪水却比以往少很多,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他晚上还兼职当比萨派送员,日以继夜地辛苦工作,往往一回到家就躺在客厅睡着了。

妻子不忍先生一人辛苦撑家,也在积极找工作,但碍于孩子还小需要人照顾,因此打算将孩子送往託管中心,但苦于缴不出托儿所费用而向慈济求助。

「我原本不想寻求慈济协助,因为我知道社会上其实有许多人更需要协助,但碍于必须走出目前的困境,我真的需要帮助。」 大女儿是新芽受惠学生,分会进一步开桉补助生活费用,让孩子可以顺利送往託管中心,也让这对积极为生活打拼的夫妇,能够安心上班。

◎ 走入繁华背后的暗角

三年前,亚都拉欣一家六口住的是四房式组屋,由一份技术人员工作的薪金维持生活。妻子右眼已瞎,左眼患有白内障,视力逐渐退化,因贫无力就医,平日也只待在房里。

当时他们腾出两间卧房出租,后因金融风暴,没人租房。缴不出房贷,亚都拉欣铤而走险,将房间出租给非法劳工,最终被揭发和罚款。加上拖欠房贷近两万新元,当局收回组屋,并安排他们迁入一房式租赁组屋。屋子陈设简单,没有桌椅。

两个孩子上了中学,一个上小学,最小的才一岁。三个孩子在学校吃的午餐就是当天唯一的一餐,回家没有晚餐,或者啃一两块饼乾充饥。孩子们营养不足,发育不良,却依然笑得天真。

12月5日,慈济志工上门发放现金和白米,希望能够给予他们一家及时的温饱。亚都拉欣曾求助其他团体遭拒,他感恩佛教慈济不分宗教种族的大爱精神。「感谢慈济的及时帮忙,你们真的很有善心,和其他团体不一样。」

南区新芽干事陈桂兰师姊有感而发地表示,做新芽之前,从没有想过新加坡还有那麽多穷困的家庭,父母坐牢的、吸毒的,也有父亲放高利贷,自己跑掉留下太太和孩子。「什麽样形形色色的家庭都有,但是孩子是无辜的,我们能帮就要帮啊!」

「这些家庭的父母教育程度不高,有困难也不懂得去寻找协助。我们主动走进家门去帮助他们,如果没有新芽计划,我们也不知道,这些人在那些角落。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能有机会走进去低下层居民住的地方,给他们更好的帮助。」志工李明慧师姊说。

2011年新芽助学金计划的家访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其中有15宗进一步转介为慈济的生活补助个桉。今年12月31日及2011年元旦,慈济新加坡分会将举办三场助学金发放典礼。在师长和慈济人的共同祝福下,希望孩子都能安心求学,将来有个光明灿烂的前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