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8 July 2008

亲身感受瑞士的环保 Personally experiencing Switzerland recycling efforts

多么希望新加坡和美国的政府能克勤克难的推动环保。

How I wish governments of both Singapore and America can put in their concerted efforts to encourage recycling.

身感受瑞士的 - 子郡(敦,作者是中国留英士生)

笔者近日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的北京奥运展区,看了有中国状和治理方面的片和文字,不禁想起近日于海藻侵入青奥运帆船比海域的相关报道,内心心忡忡。走出外,我在赞叹瑞士的自然光和保措施,自然就想到了我自己的国家。的确,瑞士成功的保,是持不懈努力的果,不乏一些启示可供借

早在140年前,黎士就建立了施;100年前,日内瓦就城市行有划的绿化。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普及率极广。20多年前,瑞士政府就鼓励民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减少汽尾气所造成的空气染。如今,被誉绿色交通工的有轨电车一道独特的线。此外,瑞士还拥9总长3300公里的自行道。平即使遇上灯或是短的堵驾驶者一般也会熄火以减少汽尾气排放。

不同段的不同情形

瑞士人对环保的考虑细致入微,各个城市的照明行低能耗准;超市一般都有回收塑料制品和池的装置,鼓励客使用纸质或布物袋以减少白色染;一些旅游城市更是重视环保,比如特洪峰所在地的策,就明令禁止燃油类车辆进入,旅客必搭乘专线;在很多小,无染的电动车马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政府采用税收减免和助津等政策鼓励国民建设节能型房屋。瑞士的多建筑物都装有用雨水流通管道,可蓄存雨水,循利用。即使是国家大型建设项目,设计者首要就是充分考虑环保。比如在修建阿斯山的隧道,从隧道中挖出的石被用于修建其他工程或是作水泥厂的原材料,尽量减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瑞士人重视环保教育。学校基本上都开设境相程。有门经常免向居民分发环保的宣传资料,并定期行活。瑞士街道干,很看到随手弃的弃物。居民自地把垃圾行分整理,保有害物破坏境,并确保可回收源的循利用。

些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森林伐和草退化引了一系列问题,空气染和水染也在持续恶化。

改革放以来,为满足工厂和建筑的需求,木被大量砍伐。尽管近些年政府采取了植造林等措施,但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植被的减少来了如生物多失、土地荒漠化、沙暴、洪水等灾害。就在上周,媒体西双版因橡胶行暴利促成热带雨林被大模被道。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一半以上的能源来自煤炭,天然气等清能源使用不到10%。煤炭的使用造成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入WTO以后,由于受到人均收入增、汽价格下降、款限制减少等因素的刺激,中国国对轿车的需求急增加。但相法令并不完善,加之燃料量低劣,人们对环保的重程度不物、气等染物的排放量居高不下。

此外,水染已成一大病。据称中国七大流域的70%都受到了染。北京奥运会帆船赛举办地青近海海域涌大面藻,就是由于工和生活水的排放致水域富营养化,藻大量繁殖,破坏了水体的生平衡。

汲取达国家经验

顾历史,不难发现瑞士也曾染之苦。19末,随着旅游起,蒸汽火投入使用。由于煤炭源有限,大量被砍伐以作燃料使用,从而引了一系列问题。因此,瑞士政府于1902布了《森林保法》,法案成瑞士史上第一个保法,它及有效地制止了人们对森林的盲目砍伐和破坏。如今的瑞士森林覆盖率高达30%以上。

上世中期,随着工的迅速展,多工厂拔地而起,工业污水和对环境的染日益重。与此同,汽的大量使用也气造成很大染。此,瑞士各政府制定了全面详细保法律法,并格的法手段。政府非常重保中的作用,征收垃圾理税、能源消税等税,并采取颁发费许补贴等多种经济手段。

瑞士在境保方面取得了世公的成就。根据今年全球经济论坛上公布的2008境保指数,在参调查149个国家中,瑞士的合得分最高。瑞士人在提倡保的同,也受益于保。瑞士境内70%湖泊的水可直接用。心悦目的境充分放了瑞士人的造力,使个中欧小国生于世界顶级水平。瑞士的众多保技一直于世界前列,有大量的境工,年收益近100亿瑞郎。

单单是瑞士,笔者身居欧洲,发现西方多国家及公民都十分重视环保,是由于他在工化初期也曾受到染的困。也许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程,但是如果能充分认识这程,并采取有力措施,染所造成的害就会大大降低。可喜的是,随着与世界逐,加之奥运近,中国政府和国民的保意不断加。上月限塑令正式生效示了中国在保方面的决心。海外媒体此也纷纷予以注,称保走向世界前列。

但也应该看到,中国的保之路才刚刚,在多方面有很大不足。政府应该不断改进环保手段,完善法律法,加大惩罚力度,鼓励公众参与,特是加强环保意保知的普及。中国可以效仿瑞士等西达国家的经验不能放任不同利益集各自政,眼前利益而长远利益。

联合早报 - 2008717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