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the rich among the poor or the poor among the rich, depends on what is your view of life.
做贫中之富还是富中之贫,就要看自己对生命的认同了。
新加坡的“贵族”与“穷人”- 吴韦材
回国正好三天,下机时在机场自动提款机提了500元,自以为能用上好阵子。结果,修理那部久没开机而瘫痪的桌式电脑就用去150元,在交通卡上充值50元,换一个新门锁洗一次窗帘又是100元。
剩下200元我以为能买到不少日用品,结果跑到公认价钱最低廉的超市去,没几样柴米油盐和清洁用品就所剩无几。心里张惶得很,能不能应付这里的物价,竟是这次回来的最大压力。
为校庆我与几位不同年代的校友在外面开小组会议,他们消费虽不尽相同,却都对新加坡的“贵”大吐苦水。50开外的校友说,就不过是周末跟太太孩子到Mall里的美食中心吃个简单午餐,几样东西就50元,还不能算饱。
仿佛这趟回来的最大震撼,是新加坡几乎人人都荣升为“贵族”,但在心理上,也都几乎人人变成了“穷人”。
购物已从“需要”成为习惯
或许我这三天的体验与观察还是片面、表层的。因为大超市里人山人海,推车内不少还是讲究口味讲究品牌的货品。新加坡生活近年益发精致得紧,光看货架展示就一目了然,多遥远空运而来的珍稀式蔬菜,各处进口的风味特色食品都一一增加。
人虽然只有一个头,看看洗头水架子上的琳琅满目,就明白在“贵族”身份与“穷人”感觉之间有着些什么微妙关系。
以前要到市区才感觉新加坡像个shopping mall(购物商场),现在只要随便经过一个地铁站或热闹点的地方,就能感觉整个新加坡就仿佛一个巨型shopping mall。我就感觉身边无时无刻充斥着推销信息,购物似乎已从“需要”提升为“习惯”。
物品的种类不多,但每一种都竞争激烈:知名快餐,风格面包,档次用品,还有全年展开市场争夺战的通讯服务,它们轮番渗透在新加坡人的生活里,形成今天的新加坡式高度生活。我似乎开始明白地铁里那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为什么手里会拿着一个昂贵的名牌手机。或许在整片样样贵的“贵族”洪流里,这就是他唯一能倾尽全力维护的“贵”。
逼着普遍大众而来的大洪流,已经是难以抽身离开的主流,在不得不平衡自己心理的对策下,那就只好在避不开的“贵族生活”里把关注点尽量缩小。
缩小了思维,也就缩小了压力,小小手指能按到高贵的键钮,也就当作是种融入,或许就当是唯一能做到的一点心理平衡,也只能这样来应付新加坡的“贵族式”。
确实,笔者回国就认为有必要马上就把自己归类到穷人领域里,并且以最简单的生活模式进行作息。相信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心理上感觉生活得舒服宽敞。
在北京节约没心理障碍
假如光从眼前社会普遍生活模式来看,把生活推到一个消费最低廉的形态上,是逆气候的。但假如整个社会大部分人们都只是以一种生活上的物质档次来评定自己的生活素质,也不见得那就是个进步社会。
在北京我吃了西瓜瓜皮可以炒菜,没心理障碍。一位在上海七年的新加坡执行级,家里用洗澡后的水冲厕,另位在中国十年的新加坡饮食业能人,从没想过买车。生活的价值在于个人取决,受不受波动,自己仍有颇大主宰空间。
鼓励节约似乎是跟社会经济发展背道而驰的。但以新加坡薄弱内需的人口情况而言,也不见得鼓励消费就能撑起整个市面。
笔者仍然相信生活上去到简单不等于就是这里的“穷人”,月入万元有万元的过法,月入千元再困难也得有月入千元的过法,问题在于个别的心理接受能力上,更在于个人对生活素质的着重点上。
界定自己应该由自己来决定,就如生活素质的重点完全能由自己界定一样。是“贵族”是“穷人”只是一种物质档次的界定,假如人容易被这种物质档次界定所左右及影响,笔者认为那是心智尚未成熟的生命价值。
笔者倾向于相信大多数新加坡处处可见的所谓“贵族”,多是一些“自己感觉无奈的贵族”。就如我这几天接触的几位“穷人”,其实他们的收入与物质生活都远远过得比笔者还好。
总结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贵不贵族”的物质水平其实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同样,是不是物质生活简单就归类为“贫穷”也由自己心理素质来作判断。
调整要求重要,但调整心态,更为重要。真没时间调整心态,那就当然很容易想去购物了。
联合早报 - 2008年10月15日
做贫中之富还是富中之贫,就要看自己对生命的认同了。
新加坡的“贵族”与“穷人”- 吴韦材
回国正好三天,下机时在机场自动提款机提了500元,自以为能用上好阵子。结果,修理那部久没开机而瘫痪的桌式电脑就用去150元,在交通卡上充值50元,换一个新门锁洗一次窗帘又是100元。
剩下200元我以为能买到不少日用品,结果跑到公认价钱最低廉的超市去,没几样柴米油盐和清洁用品就所剩无几。心里张惶得很,能不能应付这里的物价,竟是这次回来的最大压力。
为校庆我与几位不同年代的校友在外面开小组会议,他们消费虽不尽相同,却都对新加坡的“贵”大吐苦水。50开外的校友说,就不过是周末跟太太孩子到Mall里的美食中心吃个简单午餐,几样东西就50元,还不能算饱。
仿佛这趟回来的最大震撼,是新加坡几乎人人都荣升为“贵族”,但在心理上,也都几乎人人变成了“穷人”。
购物已从“需要”成为习惯
或许我这三天的体验与观察还是片面、表层的。因为大超市里人山人海,推车内不少还是讲究口味讲究品牌的货品。新加坡生活近年益发精致得紧,光看货架展示就一目了然,多遥远空运而来的珍稀式蔬菜,各处进口的风味特色食品都一一增加。
人虽然只有一个头,看看洗头水架子上的琳琅满目,就明白在“贵族”身份与“穷人”感觉之间有着些什么微妙关系。
以前要到市区才感觉新加坡像个shopping mall(购物商场),现在只要随便经过一个地铁站或热闹点的地方,就能感觉整个新加坡就仿佛一个巨型shopping mall。我就感觉身边无时无刻充斥着推销信息,购物似乎已从“需要”提升为“习惯”。
物品的种类不多,但每一种都竞争激烈:知名快餐,风格面包,档次用品,还有全年展开市场争夺战的通讯服务,它们轮番渗透在新加坡人的生活里,形成今天的新加坡式高度生活。我似乎开始明白地铁里那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为什么手里会拿着一个昂贵的名牌手机。或许在整片样样贵的“贵族”洪流里,这就是他唯一能倾尽全力维护的“贵”。
逼着普遍大众而来的大洪流,已经是难以抽身离开的主流,在不得不平衡自己心理的对策下,那就只好在避不开的“贵族生活”里把关注点尽量缩小。
缩小了思维,也就缩小了压力,小小手指能按到高贵的键钮,也就当作是种融入,或许就当是唯一能做到的一点心理平衡,也只能这样来应付新加坡的“贵族式”。
确实,笔者回国就认为有必要马上就把自己归类到穷人领域里,并且以最简单的生活模式进行作息。相信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心理上感觉生活得舒服宽敞。
在北京节约没心理障碍
假如光从眼前社会普遍生活模式来看,把生活推到一个消费最低廉的形态上,是逆气候的。但假如整个社会大部分人们都只是以一种生活上的物质档次来评定自己的生活素质,也不见得那就是个进步社会。
在北京我吃了西瓜瓜皮可以炒菜,没心理障碍。一位在上海七年的新加坡执行级,家里用洗澡后的水冲厕,另位在中国十年的新加坡饮食业能人,从没想过买车。生活的价值在于个人取决,受不受波动,自己仍有颇大主宰空间。
鼓励节约似乎是跟社会经济发展背道而驰的。但以新加坡薄弱内需的人口情况而言,也不见得鼓励消费就能撑起整个市面。
笔者仍然相信生活上去到简单不等于就是这里的“穷人”,月入万元有万元的过法,月入千元再困难也得有月入千元的过法,问题在于个别的心理接受能力上,更在于个人对生活素质的着重点上。
界定自己应该由自己来决定,就如生活素质的重点完全能由自己界定一样。是“贵族”是“穷人”只是一种物质档次的界定,假如人容易被这种物质档次界定所左右及影响,笔者认为那是心智尚未成熟的生命价值。
笔者倾向于相信大多数新加坡处处可见的所谓“贵族”,多是一些“自己感觉无奈的贵族”。就如我这几天接触的几位“穷人”,其实他们的收入与物质生活都远远过得比笔者还好。
总结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贵不贵族”的物质水平其实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同样,是不是物质生活简单就归类为“贫穷”也由自己心理素质来作判断。
调整要求重要,但调整心态,更为重要。真没时间调整心态,那就当然很容易想去购物了。
联合早报 - 2008年10月15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