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8 December 2009

等待以久的一场法会

去年7月我在精舍安单时,在寮房听到一位师兄告诉一位慈青,今晚黄思贤师兄会在精舍分享自己在缅甸勘灾发放的心得。那时候的我,不晓得谁是思贤师兄,加上贪睡的惰性发作,当晚思贤师兄在观音殿分享,我就在寮房「小死」。结果隔天吴政宪师兄知道我竟然错过了思贤师兄的分享时,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对我说:「真的太可惜了,难得有机会回返精舍,要学会把握因缘。」

现在的我,了解思贤师兄是上人身傍的大护法,全球慈济志工的总督导。因此,当然不能错过12月16日,思贤师兄与干部和志工的座谈会。很感恩,当下的感觉是如参加了一场法会,而不是一场座谈会。结束时,我真的感觉到「尔时大会皆大欢喜,为佛作礼,受持而去。」

不象以往分会的心灵讲座,嘉宾讲述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的多为方便法门。思贤师兄则是舍方取正,句句皆是正法。这一场法会,从温故、印证、解惑到警惕,我是闻法闻得满心欢喜。

◎温故:何必眉不开,烦恼无尽时;若能转法轮,当下最优哉

其实这场法会来的正是时候。自从12月1日考完试后,新芽计划、访视、心莲之约、慈青营队、大爱之夜接踵而来,我是天天穿上志服,夜夜往分会跑。眼看明年的活动从1月2日的新芽发放起跑,接着是培训、岁末祝福、新春园游会,一路安排到2月6日的感恩户新春发放,加上人事变动,说不累是不可能的。

当我开始忙到忘了照顾好自己的心时,我想起了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的少林扫地僧。此僧说道,越高深的武功戾气越重,因此越容易走火入魔。唯一的方法就是用佛法扫除戾气。同样的道理,活动、承担越多、越容易起烦恼,唯一的法门就是用佛法滋润心田。

一番提醒,我决定从新开始因为考试与慈济活动而中断了一个多月的「晨钟起,薰法香」,希望上人的静思晨语能除世热恼,至法清凉。所以当思贤师兄开始谈因缘果报时,我当下就感觉如同重温了上人「法譬如水」的开示。

有因无缘不成果,因成缘聚果显报;「因」是累身累世在八识田中种下的业,而「缘」是让「因」成熟的条件。当因缘汇聚时,就结「果」显「报」。我一直不是很明白「果」和「报」的分别。所以当思贤师兄简单地说:「报就是感觉」时,一切都变得很明朗。

世间一切,无人主宰,也非自然形成,皆是因缘聚会而来。进入慈济,是与上人累生累世结下的善因;不过缘深或是缘浅,则看自己能否恒持那一念初发心;得到的成果是法喜还是无明,就看自己是否计较于回报。在菩萨道上修行,要学习把握当下的「缘」,显「报」时学会放下,时时精进地把心顾好。

◎印证:本性清静

谈完「缘起」,思贤师兄接着说「性空」。佛陀开悟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众生都有其清静的本性,皆可成佛。

可惜凡夫在无名与无知中蹉跎人生,造就无数罪与过,不断地轮回于六道之中。因此水忏上卷就写道:「第一惭愧者,自惟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尔所尘沙劫数;而我等相与耽染六尘,轮转生死永无出期。」

这一个多月来,因为活动多,烦恼也相对的多。常想如何能不让心染尘,脑海浮现的答案是「心经」中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我从当兵时就开始背诵「心经」,每天三遍,已近十年。但只背其文字,不明其意。在慈济承担干部快一年,在人与事的磨合下,慢慢开始明白这段经文的意思。

但是,我还是总觉得这一段「心经」和静思法脉不是很契合。直到思贤师兄点破,往前几句:「其心禅寂,常在三昧,恬安澹泊,无为无欲,颠倒乱想,不复得入;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无量法门,悉现在前,得大智慧,通达诸法。」

如此,两段经文就契合起来,印证了「心经」和「无量义经」是相通的。欢喜感恩,我所理解的并没有偏离静思法脉、慈济宗门。

◎解惑:法的源头

思贤师兄讲起静思法脉、慈济宗门,也同时解答了我一个很大的疑惑。11月中旬,美国慈青学长陈怡玮师姊前来新加坡出席会议,我把握因缘和怡玮师姊见了面。谈话间,怡玮师姊分享「八八水灾」时,人刚好在花莲,亲身看到上人的辛劳。因为凡大小事物,众师兄师姊都需要请示上人。

这令我想起自己刚接下访视互爱干事时,也是一大堆问题,三不五时就找社工或访视和气干事解惑。觉得自己「法」不够用,所以发奋往慈济月刊和大爱新闻里寻「法」。阅读了近两年的慈济月刊,观看了近一年的大爱新闻,寻获无量的「法」;可是「一生无量」的那「一」,我却遍寻不获。

既然上人是全球慈济人「法」的依归,那上人「法」的源头在那?

11月21日培训当天、诵读「德行品」时,我就隐约觉得上人「法」的源头应该是描述菩萨德行的「德行品」,毕竟慈济是行菩萨道的团体。不过,到底是那一段文字,我却一直捉不到重点。

思贤师兄解释:「『法华三部经』中,上人认为『无量义经』是其精髓;而『无量义经』中,又以『德行品』最重要;而『德行品』中,『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无量法门,悉现在前,得大智慧,通达诸法』最能体现菩萨的境界。」

佛陀入灭时,告知弟子「以法为师、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原来绕了一圈,上人「法」的源头就是静思法脉、慈济宗门。猛然想起,「说法品」中就有这一段文:「斯经譬如一种子,百千万亿从它生;千亿种子复又生,展转乃至无尽量。」

上人早已明心见性,智慧如海,方能看得如此的透彻。

◎警惕:菩萨道上最大的障碍

上人的智慧,还体现在确立了四合一架构,为万年立法。架构是平行的,因此不分上下;干部是有责无权的志工,除了为自己的修行而承担,同时也为众生而付出。思贤师兄进一步解释,佛教徒皈依三宝时,都会念「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思贤师兄念了三次「当愿众生」,犹如当头棒喝。上个月我领了培训证后,脑海里便心心念念着明年受证,妄想一直挥之不去。十二月上旬,我还问了互爱组长张洁仪师姊我明年是否有机会受证。洁仪师姊与我解释,受证必须先做到「佛心师志」。「师志」比较简单,四大志业、八大法印,只要有付出就是秉承师志。可是「佛心」就比较困难,要做到佛陀的本怀,不忍众生受苦难,愿意恒持行在菩萨道上。

这个月的干部读书会,互爱副组长萧明兰师姊也提出了相近的问题:「慈济人在修菩萨道,是不是一直想着成佛?」我想起曾经问过波士顿互爱组长应诗白师兄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是:「执着成佛,是起了痴心;因为佛不因执着而成。」

同样的道理,受证不因执着而成。

思贤师兄一句「只想自己,忘了众生,便从大乘堕入了小乘」点醒了我。「我执」放不下,菩萨道难行;承担不了「佛心」,当然就不具备受证的条件。原来洁仪师姊看到我行在菩萨道上最大的障碍:「不动法障菩提道」。

「师志」我做了很多,不过慈悲喜舍四无量「佛心」还差一大截。就如美国吴建发师兄所分享,受证前与受证后,本来就是没有分别的。如果觉得有分别,就是还不适合受证。

我真的离受证还很远,是因该放下这一份妄想和执著。就如思贤师兄结尾时的分享:慈济人间菩萨道,守着「付出无所求,感恩尊重爱」,做上人的窝心弟子就对了。

No comments: